Latest News

热点推荐

Application

报读申请

010-8215 8012
010-8215 9298

专访穆斯塔法·柯万:我们如何做未来智慧城市的引导者

Designing for Smart Cities is the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and developing cities as living systems.智慧城市设计是将城市视作有机系统的理解与发展过程。” —— Christopher Kirwan

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穆斯塔法.柯万(Christopher Grant Kirwan)分享有关我们如何做未来智慧城市的引导者的思考。

穆斯塔法·柯万(Christopher Grant Kirwan), 跨学科设计师、教育工作者, 专业领域涉及智慧城市规划、建筑、信息系统、品牌推广与数字新媒体技术。“智慧城市联合培养硕士项目”联合学术主任。最新出版《智慧城市与人工智能:规划、设计与实践的融合系统》, 旨在探索在城市变革与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背景下, 人类、科技与自然的融合。

关于未来城市

我们知道您的研究领域非常跨学科, 从智慧城市规划、建筑到品牌、界面与数字媒体艺术, 对于您来说, 如何去界定学科的边界? 还是甚至不需要去明确的划分?

Christopher Grant Kirwan:我个人背景非常多元, 我是建筑规划师, 也是教育工作者, 我专攻智慧城市开发, 也从事科技设计咨询。这些经历也给予我作为一个设计师跨学科思考的能力,通常人们只思考自己学科内部的事情, 倾向于保护自己的领域, 维持自己的特性,但我认为在个人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需要向各个领域“借力”, 拓宽自己思考的广度。举例来讲,当你去思考, 未来的城市的发展, 是一个各个系统相互融合、交错庞杂的宏大议题, 一个多元的思维可以帮助你更快的理解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提出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您谈到未来城市发展,请问整个领域最吸引您的是什么?

Christopher Grant Kirwan:我认为在不同背景下探索未来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也是东西方世界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城市的背景是截然不同的,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DNA”, 每种不同的社会形态、文化与发展情况,都会产生迥异的结果与发展。尊重不同的背景, 去了解源头在哪?逻辑何来? 让我感到非常有吸引力。

关于智慧城市联合培养硕士项目

您作为米兰理工大学智慧城市融合创新硕士项目联合策划人, 在规划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时,主要秉承的理念是什么呢?

Christopher Grant Kirwan:我们希望培养的是未来智慧城市的引导者, 第一个理念是我刚才谈到的”跨学科“, 将适用于智慧城市的设计、技术、商业和管理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机会,开发并应用面向当今城市的实际解决方案。其次是“比较与融合”, 首先是知识层面, 让学生不管在智慧城市发展上参与哪一环节都可以拥有全局观,其次是文化层面, 结合中国与欧洲的独特城市背景, 取其精萃,相互比较学习。

智慧城市作为一个未来的发展趋势, 越来越多的学校决定开展相关的教育, 那么在您策划、调研的过程中, 您认为如何保持这个项目的独特性呢?

Christopher Grant Kirwan:在规划的过程中,确实对于整个体系有了很多清晰的想法与认识,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关于独特性的问题:

  1. 中西城市发展模型的比较(Comparative Understanding)
    项目很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对于中国与欧洲资源与知识模型的整合, 通过对于不同制度、文化的学习, 可以对于城市的现在与未来不仅做到“知其然”, 也可以“知其所以然”. 科学技术, 比如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是有地区同一性的, 但是城市发展作为有机的个体, 是有其独特的背景与原因的,如果我们只看到一种制度我们很难拥有关于智慧城市的全局观。
  2. 跨学科视角(Multi-disciplinary Investigation)
    我们要有全局观, 也要有多维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我给项目分成四个理解维度, 我知道中国人喜欢为数字赋予意义, 那叫它们“四季”好了(笑): 政策、规划、技术、管理。它们并不相互独立,反而紧密联系,很多时候当我们谈到智慧城市, 人们认为是以技术为主导的, 相反, 我认为有时技术反而是最不重要的, 若缺少对于宏观政策的把控,对于城市生活的深入了解与对于城市发展的综合管理,从技术的层面很难真正解决问题。
  3. 多元的教学资源(Mixing Faculty Resources)
    对于相同的话题与课程,我们会有来自中国与意大利的专家进行授课,所以学生有机会听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观念碰撞,也会更进一步思考这差异到底来自何处,如何引导未来城市的发展。
  4. 自然融合(Natural Convergence)
    全球化已经是不可逆的发展趋势, 我们通过虚拟系统的设计, 通过全球不同的系统(networks), 可以实时监测了解来自世界各地的数据, 实现“全球全链接”。我希望通过我们的教育, 学生可以探索如何让新科技与人们生活的高效结合, 正如仿生设计一样, 实现无缝自然的链接。

谢谢您从宏观角度向我们介绍了整体教育理念与独特性, 您一直在谈到中西对比与融合, 能举例详细说说吗? 同时项目是如何与实施全球合作呢?

Christopher Grant Kirwan:像我刚才谈到对于好的城市的评判标准不是国际统一,也不是非此即彼,而是需要尊重彼此的“DNA”, 互相汲取学习。我将城市分为三种:

  1. 完全的新城,多数存在于亚洲国家。这种城市没有基础设施, 一切从新, 可以非常快的适应新科技的普及。
  2. 有一定历史背景的城市。例如美国、中国的上海。历史不长, 需要做出一定改变适应科技。
  3. 古代城市。例如罗马、巴塞罗那、西安… 这些城市有完善的基础设施, 但是适应科技难度较大。为什么呢? 显然,每个人都希望城市变得更好,发展更快, 但是一些现存的制度已经吸纳了多方投资,投入使用新科技所涉及的利益关系复杂, 普及困难。

所以这些例子告诉我们,城市的设计尺度、分区、文化与理念都截然不同, 巴塞罗那街区内可以形成步行可达的独立小生态,但北京从五道口到CBD却需要两个小时通勤。将不同的城市设计理念带到另外一个城市无法立即生效, 也就是为何对比与融合如此重要。打造当代城市更像是打造一个产品, 如何有效吸纳资源,帮助城市变得更“智慧”, 例如举办多种多样的文化或投资活动:迈阿密Basel艺术节、Copenhagen设计周、哈尔滨冰雕节….这些都是我们将会在文化背景下思考的。我谈到“融合”, 不仅是设计理念的融合,还有现实资源的融合,在项目中我们会融合来自中西的利益相关者: 科技公司、地产开发、政府工作人员, 甚至当地居民群体、非营利性社会组织(NGO)、UN-Habitat来帮助学生走到真实的实践之中, “智慧城市”也不再仅仅是一个宏大的概念。

那对于项目招生方面您有一些什么样子的期待呢?更适合怎样的人群?

Christopher Grant Kirwan:作为一个为期18个月非纯学术项目, 我们期待更多有专业经验的人加入我们。学生背景主要是与智慧城市相关的。比如地产开发投资机构、政府部门、科技公司、咨询公司及其他机构组织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另一大亮点是项目并非全日制, 旨在满足希望通过灵活,敏捷的方式扩展其知识库的在职专业人员的需求。项目采取多样的形式:,比如研讨会、设计工作室、实验室、个人研究、小组合作和基于项目的学习的平衡等形式,每次上课选择一座城市作为上课地点,与当地政府共建平台,促进学员及当地智慧城市企业的交流,及寻找合作机会。既是课程,又是一个智慧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全面帮助学员拓展智慧城市商业合作思路和理念。